(湿气重吃什么药中成药)女性治湿气重肥胖最快的中成药
体内湿气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,可以选择中成药来缓解湿气的侵扰。如果体内的湿气不及时排除,会影响身体健康。让我们学习边肖介绍治疗湿热的中成药。我希望你喜欢它。
祛湿中成药1。沈凌白术丸
【配料】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莲子肉、白扁豆、薏苡仁
【主治】补脾胃,益肺气。用于脾胃虚弱,厌食,便溏,气短,咳嗽,四肢乏力。益气健脾,燥湿止泻
2.附子理中丸
[成分]:附子(制)、党参、白术(炒)、干姜、甘草。
【主治】温中健脾。用于脾胃虚寒,胃脘冷痛,吐泻,手足温度等症。
3.健脾丸
【配料】党参、白术(炒)、陈皮、枳实(炒)、山楂(炒)、麦芽(炒)。
【方杰】方中用党参、白术,补益脾胃运化;山楂和麦芽消食化滞;陈皮、枳实调气和胃。诸药合用,健脾和胃,理气导滞,非常适合脾虚食滞证。
【主治】健脾开胃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引起便溏。
4.木香顺气丸
【配料】:木香、枳壳(制)、陈皮、香附(醋制)、槟榔、苍术(炒)、砂仁、厚朴(制)、甘草、青皮(炒)。
【主治】泻气利湿,健脾和胃。主治胸膈胀满,腹胀腹痛,呕吐恶心,嗳气纳差。
5.归脾丸
【配料】党参、白术(炒)、炙黄芪、炙甘草、茯苓、炒远志、酸枣仁(炒)、龙眼肉、当归、木香、大枣(去核)。
【主治】益气健脾,养血安神。用于心脾两虚,气短心悸,失眠多梦,头晕目眩,四肢乏力,食欲不振,崩漏便血。
祛湿汤药1。祛湿汤,功效:湿毒。配料:炭母30克、木棉15克、桑叶15克、菊花15克、布渣叶15克、荷叶15克、茯苓15克、芡实15克、扁豆15克、薏苡仁30克、牡丹皮15克、甘草5克。做法:水煎服,服五剂。
2、艾草茶,功效:解毒清热,湿热,湿毒。可用于治疗热毒疮、皮肤红斑热毒、湿胃肠热毒、肛门热毒等。配料:香菇(一两)、金银花。(一两)、夏枯草(一两)、生地(一两)、土茯苓(一两)、绿豆(两两)、水(12碗)。做法:所有食材加水,一起炒到4碗。
3.如果以湿毒为主,则出现肝区隐痛、上腹部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口淡、大便稀稀、舌苔厚或腻等症状。主要目的是祛湿、解毒、保肝。野生灵芝10克,白术10克,瘦猪肉50克,可用于煲汤饮用。或者用生薏苡仁100克、山药20克、炒扁豆20克、鲜鸡爪100-150克做成汤喝。
祛湿中药1。茯苓
茯苓,曾被慈禧太后视为健康长寿的重要药物,不仅自己定期食用,还制成茯苓饼,赠送大臣。茯苓味甘淡,性平,具有健脾和胃、健脑强身、利水除湿、宁心安神的作用,被誉为中药"八珍"一个。茯苓的特点是补而不烈,益而不烈。这药药性平和,既能扶正,又能祛邪。是脾虚湿盛患者不可或缺的健脾祛湿中药。
2、荠菜
荠菜荠菜是用根和全草入药的,它的嫩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野菜。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荠菜被食用的记载。荠菜味甘,淡,微寒。具有补虚健脾、凉血止血、清热利湿的功效。适用于湿热胃痛、血热吐血、湿热泄泻、便血等症。
3.砂仁
砂仁不仅是健脾祛湿的中药,也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。砂仁味辛,性温,入脾、胃、肾经。能祛湿开胃、温脾止泻、理气安胎。本品辛温,气味芳香,具有良好的祛湿、健脾、调节体温的功效。古人将其视为健脾和胃的重要药物。所以凡是脾胃不和的疾病如湿或气滞引起的腹胀、疼痛等都可以常用,尤其是寒湿气滞引起的。本品能温中和胃止呕止泻,但重在温脾。
治疗严重湿热的中成药人参健脾丸。
包括人参、白术、甘草、山药、莲子、白扁豆、木香、豆蔻、陈皮、青皮和神曲;包括谷芽、山楂、芡实、薏苡仁、当归、枳壳等药物。
功能:健脾养胃,补虚消虚。每次口服6-12g,每日2次。
附子理中丸
组成:含有附子、党参、白术、干姜、甘草等。
作用:每次口服6-mdash;9克,一日三次。孕妇慎用。
龙胆泻肝丸
成分:龙胆草、柴胡、黄芩、栀子(炒)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(盐炒)、当归(酒炒)、生地、炙甘草。
功能:清肝利胆,利湿热。用于肝胆湿热,头晕目眩,目赤耳聋,胁痛口苦,小便赤赤,湿热带下。
加味香连丸
主要功效:清热利湿,散结止痛。
主治:大肠湿热引起的痢疾,表现为大便带脓带血,腹痛坠下,大便急。
用法用量:口服,一次6g,一日三次。
药性分析:方中黄连,清热燥湿,止泻止痢,为君药。黄芩、黄柏加强黄连的清热燥湿作用,均为臣药。白芍、当归和用于止痛的血;延胡索延胡索理气止痛;厚朴、枳壳、槟榔、木香行气和中、散结止痛;吴茱萸温中,燥湿止泻,也作苦寒之品,为佐药。甘草健脾,调和中焦,调和药性。诸药合用,起到清热利湿、散结止痛的作用。
治疗湿热证的中成药:湿热证吃什么,怎么调理?
蔬菜:多吃香菜、荆芥、藿香等芳香类蔬菜,但这些菜也是湿的,不能吃太多。这些菜可以当配菜吃,去除湿气。还有豆芽、绿豆芽、冬瓜、木瓜、山药,可以当主菜吃,利湿。
茶:艾叶、飞机草性偏温,可以除湿,竹叶、荷叶性偏凉,可以清热,每天泡茶,帮助清除体内湿热。
配料:生姜、八角、桂皮等香料,有散寒、除湿、发汗的功效。每天做饭的时候适当放一点温中祛湿。
粥:茯苓、白术、小米、大米在湿热季节也是不错的选择。每天煮粥,健脾养胃。
汤:冬瓜、红豆、排骨各适量熬制,清热利湿。
儿童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,如不想吃饭、浑身烦腻、肚子饱、腹胀、腹泻等脾虚湿盛者,可用炒山药、炒鸡内金按1:1的比例混合成粉,每天喝一勺缓解症状。
在这篇文章中,边肖推荐了四种治疗湿热的中成药,但边肖在这里也提醒大家,湿热有很多种。想要使用中成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,一定要先咨询医生,这样才能对症下药。
身体潮湿时吃16种祛湿食物。1.绿豆。
是清热解毒最常用的食品,具有降血脂、保肝的作用,是湿热体质人群的天然药物。
2.赤小豆
是利尿消肿清热的佳品,特别适合夏天食用,能清热燥湿,养心健脾,滋补肝肾。
3、扁豆
具有健脾和中、消暑燥湿的功效,适用于暑湿呕吐、脾虚呕吐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腹泻水肿、白带红白等症。
4.薏苡仁
是清热利湿的温和之品,中医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、肌肉酸痛、关节痛、水肿、脚气等症。
5.黄瓜
能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,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,是不可多得的排毒食品。黄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,美白肌肤,抑制脂肪形成。
6.苦瓜
具有解渴、清热解毒、清心明目、补气抗疲劳、补肾利尿的功效。苦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并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殊成分,能加速排毒。据研究,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、抗病毒和抗癌作用。
7.冬瓜
有利于化痰、清热、解毒的功效。湿热体质的人如果有水肿、饱胀、痰多、热烦、口渴、湿疹、疖子等都可以吃。,并能解酒。
8.玉米
具有调中开胃、降浊利湿的功效,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、高血压、厌食等。
9.奥尼恩斯(姓氏)
具有和胃理气、燥湿化痰、解毒杀虫的功效,适用于胸闷、咳痰多、小便不利。
10.水芹
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,适用于淋证、出血、带下等症。
11、鲫鱼
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,适用于脾虚食少、身体虚弱、口渴、水肿、小便不利。
12.马齿苋
具有清热利湿、活血消肿的功效,适用于急性肠炎、痢疾、血尿、尿热、黄疸、牙龈炎等症。
13.芹菜
能清肝热,养血。此外,芹菜还有清胃热、活血、健齿润喉、明目醒脑、润肺止咳的功效。所以湿热体质的人,热盛,胃口不好,疲乏无力,可以常吃。
14.芥蓝
具有祛痰、解毒祛风、消暑解热、消除疲劳、清心明目、润肠清热、解虚火、止血的功效,对胃肠热、熬夜失眠、虚火上升、牙龈肿痛出血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15.茂根
甘寒,入肺、胃、膀胱经。具有凉血止血、清热利尿、清肺胃热的功效。可用于热性胃不适、恶心、肺热咳喘、心慌、口苦、口渴、牙龈出血等。其清热利湿解毒功效温和,除湿热体质外,也适合普通人在夏季桑拿天食用。
16.荷叶
具有清暑利湿、生发清阳、凉血止血的功效。现代研究表明,荷叶还有降血脂的作用,所以很多减肥、降血脂、祛痘的产品中都含有荷叶。
猜你喜欢:
1.身体水分的调理是什么?
2.祛湿最好最快的方法
3.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?
4.中医除湿法
5.吃什么水果去湿气?
6.有湿气的人吃什么食物好?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